《井冈山》
【写作背景】井冈山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地,是培养他的军事天才的最初摇篮,也是他作为马背诗人的难忘起点,毛泽东对井冈山一直念念不舍,愈到晚年愈是魂牵梦绕。1965年5月,毛泽东重上井冈山,“千里来寻故地”。
昔上井冈山,革命得摇篮。千流归大海,奔腾卷巨澜。罗霄大旗举,红透半边天。路线成众志,工农有政权。五指擎天秀井冈,险峰无限过黄洋。三湾改写新军制,一法分完旧地疆。星火燎原传赤色,工农革命聚戎装。如今山上风光好,绿岭青山遍地香。——《井冈山》山下旌旗在望,山头鼓角相闻。
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是毛泽东的一首词,这首词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,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,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,以不变应万变,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思想。
这首词题为“井冈山”,内容却不是描写山景,而是通过写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第二次反“会剿”战斗的关键一仗,黄洋界保卫战,热情歌颂井冈山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。五指擎天秀井冈,险峰无限过黄洋。三湾改写新军制,一法分完旧地疆。星火燎原传赤色,工农革命聚戎装。——《题井冈山》贺知章。
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,山头鼓角相闻。敌军围困万千重,我自岿然不动。 早已森严壁垒,更加众志成城。黄洋界上炮声隆,报道敌军宵遁。
标签: 井冈山剧情介绍